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馬斯克: 馬斯克的1萬億薪酬神話 集體迷幻!瘋到沒邊了…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本文刊發在市場觀察,作者布雷特·阿倫茲是屢獲殊榮的財經作家,長期從事市場、經濟與個人理財領域的撰稿工作。他曾在麥肯錫公司擔任分析師,是特許金融顧問。




馬斯克那份被批准的“1萬億美元薪酬方案”,是否又一次說明股市正陷入一場危險甚至有些荒誕的狂熱?


如果真是如此,那就該重新審視你在401(k)、個人退休賬戶和其他投資賬戶中承擔的風險了。這不僅涉及股票的整體持倉比例,還包括你持有的具體股票。

馬斯克這份離譜的薪酬為何是警訊?先不談看上去有多荒唐,光看看數字就足夠說明問題。

為了獲得這筆薪酬,特斯拉的市值必須從目前的1.6萬億美元飆升到10年後的8.5萬億美元,股價要從446美元漲到2400多美元。這意味著年均復合回報率接近20%。

此外,特斯拉的年度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(EBITDA)必須達到4000億美元。而作為對比,公司自己披露,去年調整後的EBITDA為166億美元,低於2022年的192億美元。

所以要實現4000億美元?

沒關系,只要每年把利潤增長……嗯……37%,持續10年就行。

祝他們好運。

哦,對了,馬斯克想拿到這一萬億美元的收入,還有一系列產品目標需要實現,比如自動駕駛出租車投入使用、機器人銷量達標等等。

不能說絕無可能,但如果馬斯克特斯拉真能完成這些目標,那全國懂點數學和商業邏輯的人,可能得集體下崗了。


傳奇投資人約翰·鄧普頓說過,牛市“死於狂熱”。各種跡象早已隨處可見,不只是特斯拉

當英偉達前幾天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時,我隨手做了筆賬,試算了一下投資者到底抱了多大的預期。

如果你希望未來10年每年獲得10%的回報,英偉達的市值屆時需要達到13萬億美元。假設當時估值還是預期市盈率25倍,那就意味著年淨利潤要達到5000多億美元。

而英偉達去年淨利潤是730億美元。


如果你想每年賺20%,英偉達到時市值得飆升至31萬億美元,年淨利潤要達到1.2萬億美元。

我懷疑,大多數英偉達的看多者連20%回報都不會滿足,他們期待的是黃金聖地。

英偉達回購股票確實可能改變這些計算結果,但不會帶來數量級的變化,而且那也要在諸多假設都成立的前提下。

請注意,根據FactSet數據,目前有66位華爾街分析師在關注英偉達,其中60位建議“買入”或“增持”,其中53位是直接“買入”評級。對比之下,僅有5位建議“持有”,只有1位給出了“賣出”評級。

其他大型科技股的情況也差不多。微軟有54個“買入”評級,8個“增持”,沒有任何分析師建議“賣出”、“減持”或“持有”。

要真正理解眼下這場狂熱,不妨看看對沖基金經理哈裡斯·庫珀曼最近的博文。他的基金自2019年設立以來總回報已經達到1300%(稅前)。

庫珀曼估算,科技公司今年大概會在數據中心投資4000億美元。

基於一些並不激進的假設,比如五年折舊周期,他估計,“整個行業要想僅僅收回今年這筆資本支出,就需要每年收入達到3200億到4800億美元。”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